沒有ERP實施體驗的人,很難理解實施ERP的壓力和苦惱。“實際情況比預想的復雜”,一家大型制造業企業的CIO抱怨,“這么大的工作量,我們已經在疲于奔命,領導卻報怨看不到成效”。
的確,實施階段是ERP項目最為艱苦的階段。在每一個成功案例中,都凝聚著企業員工和實施顧問們的心血。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付出努力的項目都能取得成功,那些歷盡甘苦,卻沒有理想收獲的CIO們真是有苦難言。
2006年5月,賽迪網的網上調查有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項目失敗,CIO最想罵誰?”結果,近半數的CIO選擇“罵老板,不重過程,卻奢望結果”。而在回答另一個問題“導致ERP項目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時,CIO們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如表1所示):
表1. 導致ERP失敗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引自賽迪網5月13日調查)
分析網上調查結果,大部分問題都是在實施階段出現的,例如:第1、3、4、5、8個問題都是實施階段出現的典型問題;第10個問題既是規劃階段的問題(詳見《ERP兵法第一篇:規劃篇》),也是實施階段需要細化和執行的;第7和第9個問題雖然屬于項目準備階段應關注的問題(詳見《ERP兵法第二篇:準備篇》),但在實施階段才會顯現出來;而第2個問題雖然屬于成功階段的問題(詳見下期《ERP兵法第四篇:成功篇》),但在實施階段后期就會顯現出來。
因此,雖然每個階段都很重要,但管理難度最大且項目運作風險最大的階段是實施階段。因此,本篇將分為上下兩篇詳細闡述決定實施階段成敗的關鍵問題。
總結ERP項目成敗經驗,一言以蔽之,實施階段最為重要的是要知彼知已。
孫子說:“知彼知已,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已,每戰必殆。”
在紛繁復雜的實施環境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逐步深入地知彼知已,這是對ERP領導者的最大挑戰,也是ERP實施成敗關鍵之所在。
那么,怎樣才算知彼知已呢?如何才能做到知彼知已呢?引用孫子和老子等先哲的思想,我將其歸納為“七勝”:
1、實施路線:先知彼后知已者勝
2、實施目標:上善若水者勝
3、實施進度:識眾寡之用者勝
4、實施決策:知可以戰不可以與戰者勝
5、實施重點:處眾人之所惡者勝
6、實施力度:上下同欲者勝
7、團隊建設:以人為本者勝
一、實施路線:先知彼,后知已者勝
埃及獅身人面像上有句話:“你了解自己么?”
項目啟動之初,外來的咨詢顧問和技術顧問們最容易有兩個相當然:第一個想當然是CIO在企業工作多年,對企業有很深的了解;第二個想當然是CIO既然被委以重任,一定會得到領導的充分信任與支持。
但是,到了現場調研的時候,我們聽到CIO說:“這是我第一次弄清了企業的流程”。進入攻堅階段,我們看到CIO在發愁得不到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分析原因,并不是CIO的能力問題,而在于受部門壁壘和崗位性質的局限,CIO身在此“山”中,所以不識“廬山”真面目。
因此,在規劃階段和實施階段的第一步,我都強調了“重新審視自己企業”的重要性。不同的是:規劃階段側重于以企業需求為主體的宏觀分析;而實施階段則強調基于ERP、實施目標與企業現狀相結合情境下的具體分析。
ERP領導團隊如何在實施階段,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審視自己的企業呢?有一條捷徑,就是“帶著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先了解ERP產品,再了解企業實際運作情況”。這就是“先知彼再知已”的過程。
1、知彼:了解ERP產品
不同的ERP產品會有不同的功能特色和實施要求,“知彼”的關鍵是要弄清ERP系統的處理邏輯、關鍵環節、功能價值和運行要求。達到這一目標,可以通過軟件服務商提供的培訓來實現。
實踐中,一些企業不重視項目啟動階段的培訓,只安排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參加培訓。中高層領導們不參加培訓,不了解產品,在決策時,就難免會有產生偏頗。
2、知已:重新審視企業
咨詢顧問和實施顧問進行現場調研的過程,其實也是CIO們重新審視企業,了解企業的過程。
有幾家企業曾經走過這樣的彎路。為了加快推進速度,在項目正式啟動之前,在沒有管理咨詢顧問的輔助下,企業就組織大量人力繪制流程圖表,目的是等到項目啟動后,可以加快項目進度。但是到了咨詢顧問進駐企業的時候,卻發現這些復雜的流程圖千頭萬緒,抓不住核心問題,不能滿足調研分析的需要,只好重新調研,重新繪制。
因此,我不建議企業在項目啟動之前,提前投入人力,繪制詳細流程圖表。我們推薦的方法是在咨詢顧問的幫助下,與咨詢顧問商討工作程序,共同進行企業調研并接受管理咨詢和ERP培訓,理清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和解決方案。這樣做,更加經濟,也更有益于項目的實施。
3、在知彼知已的基礎上,鎖定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雖然不同的ERP產品功能具有許多共性,但是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內外部經營環境,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會有很大不同。
一家汽車制造企業要求我們幫助他們實現JIT管理模式。但是,經過調研分析,我們首先提出了物流管理解決方案,并明確解決企業物流管理問題的關鍵在于解決倉儲和配送問題。在此基礎上,才能通過實施ERP系統,實現JIT管理模式。也就是說,企業實現JIT管理的關鍵不在于JIT系統本身,而在于企業的倉儲布局、配送路線和配送方法。
另一家機車制造企業向我們提出的實施目標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市場響應速度。經過調研分析,我們把工作重點集中到了如下五條流程:
(1)生產計劃與組織(從銷售訂單、物料采購直至車間生產組織)
(2)采購和供應商管理
(3)設備及工裝模具管理
(4)產品質量管理(從設計質量、工藝質量、制造質量到檢驗質量)
(5)成本管理(從成本核算到成本考核)
知彼知已的成果是在前期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ERP的實施方案和實施計劃,明確在項目周期內需要解決哪些管理癥結,需要投入哪些資源,需要承擔多少實施風險,需要付出哪些改革成本,實施的先后順序是什么,需要咨詢顧問和軟件實施顧問做出哪些配合等等。
二、實施目標:上善若水者勝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ERP就象流水一樣,有“善利萬物”的能量,可以覆蓋到企業產、供、銷、人、財、物等的方方面面。使ERP系統的基本功能可以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全面上線運行,展示出“善利萬物”的能量,這樣做既可以堅定企業信心,又可以使企業與顧問們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面,開始更為深入的實施工作。
開篇引述的那位發出報怨的CIO,帶領團隊用了一年的時間完成了數據準備和物資系統的實施。因為擔心上線系統不完善會引發部門的不滿,于是,他們的實施理念不是“關注ERP的整體效益”,而是“但求無過,前進一步,就要完善一步”,在枝節問題上耽誤了很多時間。結果,一年下來,企業上上下下看到的ERP成效就是從“手工填寫和傳遞表單”發展到了“系統填寫和傳遞表單”。物資管理部堆放著高達數尺、無人問津的機打表單,卻看不出這些表單有什么用處。企業投入了資源,卻看不到預期的成效,又怎么能怪領導報怨呢?
雖然基礎數據準備非常重要,雖然物資管理系統是ERP系統中最為核心和基礎的子系統之一,但是,單一系統的運行是很難充分體現ERP系統的運行價值的。ERP系統的運行成效,必須在其基本架構完整運行的基礎上才能充分顯現出來。一些重要問題,也需要系統基本上線運行后,才能發現和解決。
因此,我們從不建議企業在基礎數據盡善盡美之后才實施系統,也不建議企業在推進速度和細節完善之間,優先選擇細節完善,而是建議企業先保證推進速度,打通主干流程,保證核心功能的運行質量,然后再擴大實施范圍,最后再持續完善。否則,既可能因為速度緩慢而影響士氣,又可能因為系統實施前后脫節,導致工作偏移和重復勞動。
所以,為了使ERP更加順利地釋放出“善利萬物”的能量,我們建議的實施思路是“大河有水小河滿”,先運行好主干流程,再完善細節。
三、實施進度:識眾寡之用者勝
明確了關鍵問題和解決方案,接下來,就是要“識眾寡之用”,也就是說要根據企業和軟件服務商投入資源的多少,確定應采取的不同的實施策略。
1、確定軟件服務商的實施能力
“識眾寡之用”,首先要看軟件服務商的實施能力。
ERP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信息系統,實施ERP是一個系統工程。僅僅選擇了優秀的軟件產品是不夠的,還要充分考慮咨詢顧問和實施顧問的服務能力。
優秀的實施人才永遠是企業的稀缺資源,無論是對大企業,還是對小企業,都是如此。通常,軟件服務商提供的服務人日與實施費用的簽約價格成正比;而軟件服務商派出顧問能力的強弱,往往取決于軟件服務商對項目的重視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的需求與服務商的供應能力,總是有差距的。伴隨系統實施的逐步深入,企業對顧問的服務要求會越來越多,再多的服務人日,也會覺得不夠用。因此,企業對軟件服務商的服務人日以及人員配置,也要做出自己的規劃,努力把“服務人日”用在關鍵環節上。
2、確定企業的實施能力
幾乎每個ERP項目進入實施階段,都會成立很多小組,小組成員從總經理,部門正副職,直到基層員工?雌饋恚恳患移髽I的實施隊伍都很強大。其實,全身心投入員工的沒幾個人,能夠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骨干就更是少之又少。
很多企業都會低估實施ERP需要的企業力量。有些企業,過分依賴軟件服務商,到了攻堅階段,發現力量不足時,又很難及時得到補充。
這個時候,ERP領導者們有時會急于修改最初的實施計劃,而多次修改實施計劃的副作用,就是不斷消耗企業領導和員工的耐心和信任。因此,當您發現問題比預計要復雜,實施力量嚴重不足時,建議您先不要急于修改實施計劃,而要重新審視實施方案。
一家成功實施ERP項目的機車制造企業投入了非常強大的力量實施ERP項目。他們首先從各個部門抽調了十二名骨干,組成了ERP管理小組,脫產從事ERP實施工作;又集中信息中心近一半的技術人員組成了專職的ERP技術小組,最后,又在各部門成立了各子系統的實施小組。在這些小組之上,還有一位廠級領導專職負責ERP項目。
這樣大的投入力度,一般企業是很難做到的。也因為如此,這家企業的實施進度非常之快,每個子系統一旦上線運行成功,就立即放棄手工帳,幾乎軟件的所有適用功能都得到了應用,一些企業需要的功能也不斷開發和補充進來,系統的運行效果,創造了業界奇跡。
但是,在我們的成功案例中,能象這家企業這樣投入這么強大的實施力量的并不多。多數成功的企業(規模從1000人到8000人左右)設立的ERP團隊只有十余名專職員工,幾十名兼職員工,雖然推進速度不如上述這家企業,但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分析這些企業所采用的實施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保證進度,迅速搭建起ERP整體架構。
(2)保證系統基本功能的順利運行,不求全,先打通關鍵環節,再逐步完善。
(3)與各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保持相互理解和支持。
而有些進展不順利的企業,一旦發現實施力量不足時,就集中力量于細節問題,雖然也是忙忙碌碌,但結果卻事倍功半。
孫子說:“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在實施力量雄厚時,就全面實施,深入推進;在實施力量薄弱時,就采用重點突破的實施方法,保證推進速度,先實現系統上線運行的初級目標。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zudvwvb.cn/
本文網址:http://www.zudvwvb.cn/html/consultation/1082022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