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很多企業在選擇ERP的產品時,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一些國外的知名產品,當然這主要由于國外一些產品相比較國內產品而言,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上和成功案例上都有著一定的優勢,而且這些國際品牌在國內企業信息化的市場培育和促進上也投入了不菲的成本,所以企業為了確保信息化建設的成功,很自然地就會先想到這些“國外產品”。但是不是這些“國外產品”真的就能夠適合所有的中國企業嗎?
筆者近期負責策劃并參與了某家中型化工企業ERP項目的投標,對此頗有體會。該企業是一家年銷售額在3億人民幣左右的中型化工企業,凈資產在1.5億左右,主要生產化工原料和半成品,近期準備上市,企業領導層為了更好地實現現代化企業的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提出了實施ERP項目的計劃,并對外公開招標。我們中心作為咨詢方和產品提供方(國內某知名軟件企業)一起參加了該項投標,共同向其推薦國內企業的ERP化工行業解決方案和相關產品,同期參與競標的有包括代理SAP、Oracle等國外知名軟件的企業共十多家。期初,招標企業內部和聘請的一些專家顧問都比較傾向于使用國外的知名產品,認為這些產品在質量上比較有保證,但在經過一番實地考察和聽取了我們的一些建議和意見之后,該企業最終還是打消了原來對國外產品的“偏好”。
我們在給對方提供的建議中提到:可能有些專家從ERP項目實施的普遍性出發,比較推崇外國公司的產品,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從貴公司的具體情況來看,如果由一家對我國化工行業的實際情況更為熟悉,且已經對化工企業的ERP項目的實施有眾多成功經驗的供應商來承擔該項目,未嘗不是一種更有效和穩妥的選擇方案,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目前很多洋咨詢和國際化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屢屢出現的“水土不服”的問題。
實施ERP項目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一項風險和機遇共存的挑戰。從風險方面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項目供應商由于行業經驗不足、流程設計有誤、產品功能不適用、先期規劃不合理、員工培訓不到位等等問題,最終給企業造成很被動的局面,結果非但不能實現企業原先的期望目標,反而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經營,造成企業的運營負擔乃至拖垮整個企業。為了盡可能地規避這些風險的發生,最有效地方法就是選用已經在該行業有著成功案例和豐富經驗的合適的產品和實施團隊。就目前來看,由于費用高、實施周期長、系統復雜以及和國內企業運行模式不兼容等原因,國外ERP軟件產品真正在國內相關行業的成功運作案例并不多,而這些軟件產品的定位往往都是在年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以上的少數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因為只有這些大型企業集團的業務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這些產品的功能。無論是出于投資成本或是產品適用性等因素來看,我們國內的很多中小型企業目前情況下,選用價格昂貴,但適用性尚不確定的國外產品確實有一定的風險。具體而言,這些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應用國外大型軟件產品必然帶來高額的國際服務成本。
這包括前期調研咨詢費用,實施費用,后期維護咨詢費用等,而這些費用的收取對于這些國際性產品的代理商來說都有很高的價格底線。一般而言,企業要使用這些國外軟件產品,除了要承擔高昂的版本使用權費用之外,還需另外支付與之購買軟件同樣價格甚至更高的實施咨詢費用,目前國內的這些國外軟件代理商所提供的實施咨詢服務是否真的值這些價格呢?即使某些代理商為了接項目故意壓低實施服務報價,但是相對于其自身的投入的人員成本來說,其結果只能是降低了整體的服務質量,最終企業的利益將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其次,國外軟件供應商在中國代理的頻繁更換,會帶來服務上的不穩定性。
目前國內的ERP代理商規模都不是很大,而且在經營和管理上都不是非常完善,所以往往會發生被取消代理權的事情,一旦這些事情的發生將會直接影響到軟件的使用者,而且原先約定的后期維護也會出現問題。類似的情況在國內也屢見不鮮,如近期的哈藥和某國外知名軟件代理商的糾紛,當然還有更多的“受害者”只是有苦說不出罷了。
最后一點,缺乏國內相關行業的成功實施案例,產品代理商缺乏具備跨行業的實施經驗。出于成本考慮,這些國外產品的國內代理商們一般不會聘請國外的有經驗的咨詢顧問參與實施和咨詢(即便是聘請了國外的顧問,也會在和國內企業的交流溝通上存在問題,從而產生眾多的不便),所以通常都是由代理商自己招聘和培訓的員工參與項目的咨詢和實施,但這些實施人員難免缺乏對國內專業行業的深入了解,缺乏對國內專一行業的信息化改造實施經驗,甚至缺少真正實施這些軟件系統的經驗(這種情況在國內普遍存在,很多實施人員也是邊實施邊接受國外培訓,或者實施團隊中僅有一兩個是真正有過實施經驗的人),所以在設計公司生產流程規劃、功能模塊的問題時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后系統實施雖然完成了,但真正使用起來卻并不那么有效、流暢,還會出現很多潛在的問題。
企業在選擇ERP產品的時候,應該更多地從自身的實際需要出發,考慮選擇在同行業內有成功實施經驗和良好口碑的成熟產品和服務商,而不必盲目的推崇“貴的”就是“好”的理念,應該更多地從“適用”和“成效”的角度來衡量產品的好壞,崇洋的心態千萬要不得。“形象”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問題,而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建成一套能夠在企業里正常使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所以能否見效才是關鍵因素所在。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zudvwvb.cn/
本文標題:企業選擇ERP 崇洋心態不可取
本文網址:http://www.zudvwvb.cn/html/consultation/10820223537.html